2023北京两会:完善软硬基础设施 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环球观天下

北京晚报 2023-01-18 15:46:4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下午,“立足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界别联组座谈会举行。来自民建、九三学社、科技等界别的委员们建言献策,广纳科技人才、推动国际化人才环境建设,成为多位委员共同关注的话题,在会场引发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资料图 摄:和冠欣/北晚在线供图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关键。来自九三学社界别的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张学工谈到,北京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一些领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吸引国际人才的重要基础,但要真正吸引国际人才来北京发展,需要做好国际化人才环境和文化建设。

“这个环境和文化,包括硬基础设施和软基础设施。”张学工进一步解释,比起科研平台、仪器设备、生活设施等“硬基础设施”,“软基础设施”更容易被忽视。为此,张学工建议,推动制度创新,改革优化行政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利于吸引和稳定国际人才队伍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惯例,包括合作和产学研衔接体系。同时,优化知识产权、税收、出入境和居留权等方面法律法规及服务,培养、建设能有效支撑国际化运行的行政队伍。要让国际人才感到,在北京比在其他地方能更好促进他们的科技创新。“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愿意来北京追求他们的‘中国梦’!”

来自科技界的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协信息中心主任林润华提出北京发展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的科技社团意义重大,有利于在前沿新兴交叉领域前瞻布局,有利于全球化广纳人才,有利于推动国际科技治理。“通过人才举荐、科技奖励、大科学计划等,可以广泛凝聚海内外广泛的人才为北京所用。”林润华建议,北京率先出台相关政策,建设国际新兴科技社团基地,快速成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健康、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社团,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发展奠定基础。

x

热门推荐

2023北京两会:完善软硬基础设施 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环球观天下

2023-01

全球观速讯丨如东春节消费券查看及使用方式

2023-01

环球快消息!网络游戏板块早盘活跃 三七互娱涨超6%

2023-01

干货 | 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及应对方案

2023-01

美诺华: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_焦点关注

2023-01

今冬保供,南京电力更智能更可靠

2023-01

国际鞋履|像泡面一样可口的球鞋,你会入手吗?

2023-01

全球聚焦:博物馆要成为校内教育的重要补充

2023-01

多只医药生物主题ETF涨幅吸睛 基金看好板块后续表现 当前资讯

2023-01

独家资金:今日主力买进前10股 焦点播报

2023-01

推荐阅读

多家国际邮轮公司实现全面复航 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05

已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试管婴儿”家庭将获得更多支持

2022-03

内蒙古满洲里市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2021-12

微博博主“鹿道森”确认身亡 警方:排除他杀

2021-12

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 尸体被打捞上岸

2021-12

黑龙江讷河第二轮全员核检结果皆为阴性

2021-12

2021天象剧场收官:月“会”群星、日全食、流星雨扎堆亮相

2021-12

陕西新增1例境外归国集中隔离期满确诊病例

2021-12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例

2021-12

宁夏银川警方破获2起以“互联网+物流寄递”为模式的特大毒品案件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