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年审结环资案件超3万起 提升长三角区域审判协同性-快资讯

中国新闻网 2023-05-30 04:09:14


【资料图】

浙江高院发布《浙江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2018.01-2023.05)》。 浙江高院 供图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郭其钰 鲍梦妮)5月2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杭州发布《浙江环境资源审判绿皮书(2018.01-2023.05)》,通报近五年来浙江法院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33009件,其中公益诉讼案件1293件,涉及生态修复金额1.5亿余元。

“在落实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同时,浙江法院通过创新裁判执行方式,既严惩污染者的污染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又兼顾企业发展的正常需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新力介绍。

如为及时有效修复生态环境,浙江法院在审判中探索适用“补植复绿”“增殖放流”“购买碳汇”等责任承担方式,五年发出司法生态令状140份,补植面积1110余亩,放养鱼苗2200余万尾,实现惩治违法犯罪、修复生态环境、赔偿经济损失等“多赢”效果。

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某破坏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民事公益诉讼案中,法院判决被告赔偿生态损失35187元用于购买碳汇。该案将“碳汇”计量方式引入生态损害评估,并首次将生态损害赔偿款用于购买“森林碳汇”,使森林的生态价值与森林的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近年来浙江法院利用数智赋能,打造“法护生态”等集成应用,推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目前,该系统已实现省、市、区县、镇街涉环境资源9大条线800余个部门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开展在线协作17000余次,共享投诉举报、行政处罚等信息53000余条。

“在此基础上,浙江法院还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案件审理执行司法协作机制和裁判标准统一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司法协作效能。”朱新力介绍,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地高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关于长三角地区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同性。

如平湖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跨省违法处置固体废物案件时,除判决各被告承担刑事责任外,还根据污染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害情况判决当事人承担近2000万元的连带赔偿责任,并将生态修复费用及时划付给安徽省青阳县相关职能部门。

据了解,围绕长江、钱塘江、大运河、瓯江等大江大河以及海洋生态资源,浙江还深化建设“横向+纵向”网格式、全覆盖的环资审判司法协作机制,不断强化环境资源审判一体化格局。(完)

x

热门推荐

浙江五年审结环资案件超3万起 提升长三角区域审判协同性-快资讯

2023-05

天天热点!世界无烟日|今天,你有“控”吗?

2023-05

天天滚动:深天马A(000050.SZ):合资投建的第8.6代产线(TM19)预计今年完成厂房封顶,明年点亮并开始量产

2023-05

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组总决赛落幕_环球热消息

2023-05

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

2023-05

各位考生,现在开始分发试卷—— 全球快播

2023-05

重庆市拟认定136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

2023-05

水氯叮_关于水氯叮简述-环球热点

2023-05

焦点精选!擦亮“贵人服务”品牌!贵阳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积极开展招商工作

2023-05

隆基绿能重大突破!

2023-05

推荐阅读

多家国际邮轮公司实现全面复航 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05

已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试管婴儿”家庭将获得更多支持

2022-03

内蒙古满洲里市启动第四轮大规模核酸检测

2021-12

微博博主“鹿道森”确认身亡 警方:排除他杀

2021-12

失联摄影师“鹿道森”确认身亡 尸体被打捞上岸

2021-12

黑龙江讷河第二轮全员核检结果皆为阴性

2021-12

2021天象剧场收官:月“会”群星、日全食、流星雨扎堆亮相

2021-12

陕西新增1例境外归国集中隔离期满确诊病例

2021-12

内蒙古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1例

2021-12

宁夏银川警方破获2起以“互联网+物流寄递”为模式的特大毒品案件

2021-12